明末逐鹿天下/賺錢、言情、娛樂明星/蘇河/全文閲讀/精彩免費下載

時間:2017-05-08 06:30 /校園小説 / 編輯:斯蒂夫
主人公叫蘇河的小説叫做《明末逐鹿天下》,它的作者是風嘯木寫的一本現代歷史軍事、明星、言情風格的小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蘇河接到工部侍郎蘇五牛的彙報,鑄幣廠已經制造出一批樣幣。 他帶着吏部尚書王仲策和户部尚書李志升,牵往鑄...

明末逐鹿天下

作品長度:中短篇

需要閲讀:約3天讀完

閲讀指數:10分

《明末逐鹿天下》在線閲讀

《明末逐鹿天下》第83部分

蘇河接到工部侍郎蘇五牛的彙報,鑄幣廠已經制造出一批樣幣。

他帶着吏部尚書王仲策和户部尚書李志升,往鑄幣廠查看新的錢幣。

鑄幣廠位置靠近鋼鐵廠,它也在漢邊的工業區。

鑄幣廠的周圍,有一個營的士兵駐守。

他們揹着燧發,警惕的觀察着四周。

鑄幣廠裏存放大量的錢,要防止亡命徒鋌而走險。

蘇河走鑄幣廠的生產車間,這裏面不斷響起咚咚的聲音。

聲音有節奏的響起,響聲非常大。

在生產車間説話,旁人本聽不到。

蘇河走到錢幣生產線旁,這是銅幣的鑄造車間。

經過冶煉廠鑄造好,厚度不同的銅板,放在鑄造的鋼製模裏面。

被工人用鐵子,放在一塊往復運的大鐵錘下邊。

車的东砾,帶中大鐵錘升起。

大鐵錘上面的鏈子突然鬆開,大鐵錘受到重作用。

大鐵錘從三米的高度落下,砸在模之中。

伴隨着巨大的轟鳴聲,模受到巨大的衝擊。

這種砾蹈非常強,直接把銅板鑄造成一個個銅幣。

工人拿走模,用工打開模

制好的銅幣倒出來,帶孔的銅板回鋼鐵廠,重新鎔鑄成銅板。

蘇五牛一直待在鑄幣廠裏,他等待第一批錢幣,鑄造出廠。

他推着第一批鑄造成功的錢幣,準備走出生產車間。

蘇五牛就看到蘇河他們已經來到鑄幣廠。

蘇五牛示意他們出去説。

他們一行人走出生產車間。

李志升自己的耳朵,説:“生產車間裏面的聲音太大,我現在耳朵裏都嗡嗡直響。”蘇五牛摘下耳朵上的棉花塞。

“你們太着急了,生產車間裏面的工匠,都戴着棉花耳塞。

要不然裏面的聲音太大,本無法正常工作。”蘇河催促:“五牛叔,我們這麼着急,也是想看看新錢幣的樣子。

既然製作好,就讓我們看一看。”

金幣、銀幣、銅幣,上面的樣式,都是經過蘇河審核。

但他現在還沒看到,錢幣真正的樣子。

畢竟畫的圖樣和錢幣的模樣,可能差距很大。

蘇五牛知他們着急,讓工匠拿出已經鑄造好的錢幣。

蘇河先拿起金幣。

金幣的一面印着黃帝頭像,另一面寫着一兩。

這是面值一兩的金幣,它重量也分毫不差,就是一兩重。

皇帝頭像栩栩如生,連發絲都能看清。

製作模板的工匠,一定是八九級工,要不然達不到這個手藝。

這枚金幣,只看黃帝頭像,就是一枚藝術品。

金幣【一兩】這兩個字略微突出,上去有很強的凹凸

金幣外圍帶有一圈類似鋸齒的花紋。

金幣直徑3.5釐米,上去非常厚實。

蘇河又看向銀幣,它的製造工藝和金幣基本相同。

一兩銀幣,直徑也是3.5釐米,上面是蘇河的頭像。

蘇河拿着金幣和銀幣,金幣和銀幣之間沒有固定換算比例。

例如一枚金幣兑換多少枚銀幣?

金幣和銀幣的兑換比例,是跟着金價和銀價走。

蘇河知,世界黃金的儲量稀少,開採量非常穩定,它的價值相對固定。

銀的儲量巨大,開採量隨着工業的發展,會急劇上升。

導致它的價格大跳

現在主流貨幣是銀,蘇河製作金幣,主要是為了穩定幣值。

等到銀崩盤時,還能有金幣支撐。

銀幣和銅幣是民間主要流通的貨幣。

銀幣和銅幣兑換比例固定,一兩銀幣等於一千銅幣。

蘇河看着精美的銀幣,他知這種製作精美的貨幣。

易出去之,肯定會被百姓收藏起來。

這是劣幣驅逐良幣,是一種市場規律。

只有加大貨幣的供應量,同時回收民間的銀和劣幣,鑄造成新的銀幣。

同時嚴格管控鑄幣,嚴厲打擊民間私鑄行為。

這才能讓錢幣正式流通起來。

銅幣使用量最大,鑄造規模也最大。

它的樣式就非常簡單,兩面都標註銅幣的面值,上面沒有圖案。

銅幣只有兩種,分為一文和十文。

為了和大明銅幣做出區別,銅幣沒有采取外圓內方的形式。

它採用的依然是金銀幣樣式。

蘇河沒有廢兩改元,就是人們現在習慣【兩】這個貨幣單位。

不需要廢兩改元,適應其他國家的貿易系。

蘇河看着錢幣,他很意,向蘇五牛詢問:“銀幣和銅幣的產量怎麼樣?”

蘇五牛笑着回答:“蘇統領放心,我們之沒有大量鑄造錢幣,就是為了積攢模,同時索鑄造錢幣的經驗。

這個模用鋼鑄造,打磨它們非常困難。

但現在已經掌的製造技術。

鋼的度遠大於銅和銀,模也不容易磨損。

有多少銀和銅,我們就能生產出多少銀幣和銅幣。

現在漢流量很大,工匠也已經成規模,鑄幣廠擴大規模非常簡單。”蘇河聽到蘇五牛就這麼説,他就完全放心。

蘇河看向吏部尚書王仲策,他詢問:

“王仲策,我之跟你提過,成立銀行,負責錢幣的兑換和製造。

把我們所有金銀和銅,都鑄造成新錢幣。

人選確沒確定?”

户部尚書李志升在一旁聽着,他已經早有準備。

蘇河跟他提過,貨幣制造今不歸户部管理。

户部主要管理民政,只管花錢,不管儲錢。

還有一個税務局的機構,也會把户部收税的權利剝離出去。

王仲策放下手中的金幣,回答:“已經找好人選,他是一名被大明官員破家的商賈。”蘇河計劃,今收税和統領府採買物資,都需要使用新的貨幣支付。

銀行在城市裏面設立銀幣和銅幣的兑換點。

據百姓手中貨幣的成,按照一定折損,兑換成新幣。”李志升仔查看,他手中的銀幣,覺不對。

他詢問:“我覺手中的銀幣不太對,這應該不是純銀吧!”還沒等蘇五牛解釋,蘇河就先解釋:“沒錯,這些新幣,都不是純的,裏面摻雜一些其他金屬。

比如銀幣,銀佔九成,銅佔一成。

但我們可以把他們當成一兩銀使用,這就是鑄幣税。

自古以來,鑄幣的利都十分驚人。

鑄幣只能掌在我們自己手中。

我下令鑄造新幣,也是為了預防,大明朝廷收我們的鑄幣税。”李志升聽到蘇河這麼説,他非常驚訝。

在衙門中,只知收税時有火耗。

他還真不清楚,鑄造錢幣還能收鑄幣税。

“鑄造一百萬兩,我們就能獲得十萬兩的鑄幣税,這個利真是太驚人了。”李志升擺着手中的銀幣,驚歎

王仲策也鸿止把手中的金幣,接着説:“鑄幣的利極高,我們鑄幣還用九成銀。

大明鑄造的銀,因為貪腐原因,九成銀都沒有。

特別是大明現在鑄造的銅錢,因為太監官員貪腐成,有的銅錢銅量都沒有一半。

這種劣質的錢幣,坑苦了老百姓。

現在最值錢的銅錢,那是朱元璋和朱棣當皇帝時,鑄造的銅錢。

我們鑄造出銀幣和銅幣,質量非常好,它的幣值非常穩定。

農民使用這個税,也能完全避免火耗等不當攤派。”

(83 / 156)
明末逐鹿天下

明末逐鹿天下

作者:風嘯木 類型:校園小説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